成交分布图是一个被低估的实战应用工具
其作用在于通过横向统计一段时间内的成交,而得出过往一段时间里面最为真实的成交情况
用以反映出这段时间里面的好淡争持的战况和战果
这是一项即日炒卖非常常用的工具
用在日线图分析一样能提供非常宝贵的资讯
以HSIF恒生指数期货为例,左手边的蓝色成交分布图是从2022年11月开始统计
而中间绿色的成交分布图是自今年1月高点开始统计
大小周期相套之后可见两者均表示19540-19680为中轴
上方是分布区阻力区域20832,支持区域则是在19000点
而图形目前的高点是逐渐推低的,我用一条下降阻力线来表示
整个价值图形可以见到上方的成交堆积较多
而目前的价格处于中轴之下
又处于价值区支持19000附近
随时又跌破向下的可能
我们可以用1月至今的今年低点18150作为一个指标
如果跌破该低点,下方成交薄弱无险可守
整个价值区域明显向下延伸的阻力较小较为容易
因此,从这个成交分布图来看,没有任何预测的成分,仅仅根据过去成交好淡分布来判断
买卖成本影响的是市场心理,市场心理如果是偏淡的,短期逢高沽空
如果心理是偏好的,短期造好的机会才会更好
11
Jul2023
我作为一名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分析员,虽然不是什么网络“名嘴”“大咖”,然而有机会能够通过《经济一周》这样知名的财经杂志上发声,自觉有一份责任去传播和分享正确的投资理念。
最近有朋友的分享,看到在某些知名平台上有骗徒冒充财经专家,这是什么用心就大家心水要清了。撇除骗徒不讲,网络上经常就冒出一些不知名的“自称专家”已经“获得财务自由”的年轻人。原来只要懂得各种网络SEO算法然后巧妙运用进行营销,发布一些能够博取眼球的图片标题,迎合大众口味,只要肯吹嘘就自然有信众。这种现象让我时常感叹,往往是利用大众贪心而又希望取得快速捷径的心理。而互联网只不过是更加快速低成本的传递渠道。
又正因为此,劣币驱逐良币,例如被冒充的专家自己反而不能开设自己的专页,而那些认真分析市场教授正确投资方法的导师又往往因为不善营销而得不到关注。最近这一现象似乎越演越烈。请各位读者一定要小心求证,不要随便相信广告上的辉煌战绩。
笔者相信,任何事都好都没有捷径,一个好的导师能够帮助的是让你少走弯路,修炼还是要靠自己。有很多道理,我靠自己无数次反复测试,亲身体验后才得知。市面上其实一直有不少非常优质的导师,只是碍于以前没有网络那麽方便,要等到有研讨会,书展才能有幸与导师见面,那个时候买国外的交易类书籍是要通过特别的书店才能订回来,相比现在就方便得多。
我很明白在学习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因为我都有经历过。例如在研习技术分析周期分析时,刚开始都容易想当然,存在一种“万能指标”或者”交易圣杯“。以周期分析为例,我们知道市场的走势实际上就是各种周期不同波动率以各自不同权重的方式加总起来,而周期分析就是将其中最为有效最有力量的周期找出来加以利用。而周期有其波动的自然规律,可以总结成为几个定律,其中一个定律是,variability变异性,从数据可以看出,某个周期本身会有“显性”处于主导或者“隐性”没有太大作用的时候,也就是说即便找到一个最好的周期,这个周期本身也会有其生命周期。因此,根本不存在一个周期决定一切的”神奇指标“。
实战中,我们的方法是不断通过近期数据来进行对比,简单来讲,就是如果该周期近期表现很好我们就继续用,如果预测能力开始有转弱那麽就谨慎看待。
另一个定律是,市场的波动是非线性的,我们抽取的周期固然是线性由A到B,低到高高到低,是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和利用,实际情况是即便市场确实由A到B波动,但过程中依然可能受到其他周期影响,而高点低点也不会一定是同一个水平位置。那麽在实战中,我们是通过回测历史数据该周期里面,找出最为一致的表现是哪一段。
得益于科技发展,电脑可以帮我们完成以上工作。而重点是是大家要能够理解,在对待周期分析的结果时,持有“模糊正确”和“不断小心验证”的态度。越接近市场本质的分析就应当是存在”模糊“和各种可能性,我们只是在寻找高概率的规律出来,不要妄想有”万能神奇指标“可以完全解释市场的每一个波动,那只是存在”神棍“之口的故事。
总结以上关于市场分析的心得,也就是提示我们要做好资金管理,做好分散风险,并且耐心等待好的机会,又要随时做好万一出错的准备。只要坚持做高概率的交易,积小成多,放松心情,盈利自然就会来。
回到市场分析上,上文讲到日经指数,目前日本股处于上涨趋势,然而从动态周期来看,未来动力有转弱迹象。今日32945正好测试短期趋势线,穿下将启动一个整固期。对于一个上涨趋势的强势市场,我更关注高概率买点。经过周期测算,买入时间点可能在8月15日附近。届时如果有调整完成或者之后出现突破将计划顺势买入。
除此之外,6月以来在比特币循环周期底部收集价格在26000-28000之间,其后表现强势有潜力出现升浪,值得继续跟进。目前突破到30000-30300这个前高点区域,凡前高点都出现整固,关注7月中下旬,比特币是否能够结束整固并且向上突破。
July 11, 2023markettiming2
05
Jul2023
最近两周对于MTA的周期交易会员相当轻松
在6月29日根据30分钟周期分析认为港股可能见底反弹,因此开始造指数好仓,并且写道:“HSI假期后反弹周期,趁注大跌下来低位慢慢收集一点”
同时,亦给出了对于USDCNY的短期看法:“USDCNH长周期到7月3日早上9点开始转下,长周期时间范围要更大一些。人民币很重要,人仔一路贬值利淡港股,相反人仔转强就有利港股反弹。”
简单来讲,就是看好港股反弹,看好人民币反弹,两者目前相关性,互相验证。
现在我开始使用30分钟图来预测短期波动,可以更好的捕捉一日到数日的波动,更加适合中短期持仓的交易频率
即日超卖我用更短的1分钟图,而30分钟图更适合一般积极管理的投资者
又由于用到30分钟图,类似这样的验证会更多,始终I ... 阅读更多
July 5, 2023markettiming2
21
Jun2023
上文分析港股,重申今年总策略就是以大B浪,震荡市应对,具体而言:“预计这个B浪横行还要持续一段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高沽低买Swing ... 阅读更多
June 21, 2023markettiming2
08
Jun2023
在4月18日文章《量化恒生指数长周期》中提到:“解构港股41月周期,其形态表现为由低位开展三个浪的反弹到高点之后出现一浪大跌,循环出现。这与我对于港股长期走势形态判断一致:22年10月见底之后,经历A浪上涨后未来将有一段长时间B浪回调,时间大约在16个月后也就是大约在24年年初开展一个长约8个月的C浪上涨”
对于目前港股所处的阶段,年初以来的判断就是将进入B浪整固,B浪回调整固整体来讲就是不断震荡波动。自从由1月见高位22700之后恒指持续回调,来到3月4月进本上就是围绕住20000点上上落落,甚至4,5月经历了一个多月在20000点上下波幅只有五百点。可谓是相当闷局。
5月月初撰写报告预期5月底见低点开始反弹,恒指也一如预料,在5月底出现向下突破并快速在31日见底展开反弹。
震荡市最适宜摸顶沽摸底买,笔者在5月31日有见700腾讯以及931中移动纷纷来到信号线支持,加上周期即将见底转好,因此呼吁造好。而在执笔之时指数好仓顺利在反弹至19272季度信号线阻力平仓,离高位19313相差不到40点,相较5月31日低点反弹了超过1300点。算是在闷市之中找到一些操作空间。
预计这个B浪横行还要持续一段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高沽低买Swing ... 阅读更多
June 8, 2023markettiming2
30
May2023
近来港股可谓乏善可陈,市场变得十分闷局
无论是即日走势还是日线走势,当形成了反弹头部横行之后,都会逐渐破位下行
成交量看起来没有很小,可也没有见到很多反弹
气氛就当然比较冷清了
看到身边的人有积极战力的纷纷投向日本股市,美国股市……
我并不反对也不去宣扬离弃或者拥抱某个市场
毕竟,曾经日本股市也被称为“票房毒药”多年,如今雄起自然刮目相看
其实,日本股市近年走势一直就很强
我经常对人说,认清港股的现实,不是说不能炒而是时候未到
至少要多些选择,不要一味只炒卖港股
原因不是说看好或者看淡,而是说,港股市场本身特性,就是只有在特定时刻才有发挥机会
有很多人可能由于时差的关系而少了美股,现在日股明显处于上涨趋势,那麽就不要再给自己籍口了吧
最后再强调一次,我不是说此时此刻就要跳去其他市场而放弃港股,而是说,要有分散投资的能力,每一个市场都会有机会,但一个市场不会每天任何时候都有机会
那麽港股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呢?
中长期观点没有改变。目前处于A浪反弹之后的B浪调整,B浪最为磨人,形态多变,特性就是气氛较为安静
虽然下跌幅度并不大,中间还有突然几天反弹,但是感觉上却与熊市无异
在B浪反弹里面,跌下来,成交量缩小,如果有耐心在较低位置进行配置是应当问题不太大的
始终,2022年3月15日底部18236,现在已经距离不远,比起22年11月的15000,目前也不过高出两成
总之,这里应当是距离低位更近的位置,不要期望短期能上涨,用对心态去看待,平常心来看自然有答案
May 30, 2023markettiming2
22
May2023
上上期文章标题《避险穷五月》,提出“就美股而言,标普,纳指,道指和罗素2000指数之间强弱分野比较大,很难笼统下定论。但整体而言,5月应当谨慎等待回调,中长期走势依然向好因此周期低点来到时我计划重新部署买入。”
而本月根据周期制定的港股交易计划为5月3日反弹至14日再度回落到24日。现实是3日反弹至16日然后转下。因应市场实际表现,我在5月9日见指数冲击20305点不破转下而卖出,并且在19日到达预期中的目标19272顺利买回。整体而言,5月正如预期那样震荡市。
美股却较预期为强,文章分析过根据静态自然周期,过往5月为回报较差月份,结果美国标普仅仅是在4100楼上横行,始终没有跌破过关键支持4076。该跌不跌,潜在强势姿态已经非常明显。我更加看好并顺势持有科技股纳指好仓。
周期分析初学者或者为吸引流量和眼球的博主会很容易沉迷于逆周期交易。
什么叫逆周期?我给的定义是,凡是逆高级别周期的交易都属于逆周期。所以在教导周期分析时,我都会特别喜欢挑趋势市,也就是那些周期分析看起来不那麽“灵光”的走势。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美股指数,由于长期的上涨趋势,随着时间推移,把每一个跌下去的“坑”都磨平了,换句话说,就是时间越久上涨越多,视觉上指数图形过去的下跌就看起来越来越不起眼。举例,最近几年调整超过两成的调整有:
一,2020年全球肺炎流行美股标普由高位3393大跌35%到2191点;
二,2018年贸易战,脱欧引发调整标普由高位2940下跌超过两成到2346;
三,2011年欧债危机引发全球股市下跌,美国标普由高位1370大跌21%到1074点。
最为骇人听闻的当属2008年“金融海啸”,当时标普指数由高位1576点下跌近六成到最低666.79点。
而最近2022年高位4818点则最多调整到3491点下跌28%。回顾之后会发现,股市隔一阵就有各种理由出现大幅调整,可是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又总是能不断创新高。这就好比一架离站前行的火车,越等就越驶越远。即便完全没有躲过2008年在顶部1576点买入,现在标普指数依然比当时的价格上涨了2.65倍。
因此,无论回测平均买入法还是一次性买入法等长期投资策略,美股都能提供理想的回报。这就是巴菲特教导的简易致富法:只要坚持投资指数就可以了。
回到周期分析上面来。美股的超级长周期在过去一直处于向上,而下一级别的短期周期当然会有出现下降周期的时候,而此时卖出就属于“逆周期”了。
我并不是建议躲过大跌不重要,毕竟我也经常利用周期高点卖出完美避开下跌。但是按照顺周期的交易法,重点应该是在于,在一个长期上涨趋势的市场何时应该全力买入。上图为标普500指数周期分析图,正如上文所讲,美股长周期同样存在40个月循环周期,上图周期指标绿色线为40月周期,另一条啡色线为20月周期。可见当两条线同时向上和谐共振时,市场在过去都处于主升浪。而这段时期虽然较为短暂,属于升浪后半段,但是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股市越接近高潮就越灿烂,顶峰之时遍地股神,届时我们一方面保持清醒觉知,另一方面尽情享受。按照该周期分析,这种美好的时期将在24年年初到来,时间又“恰巧”和港股周期相吻合了。
May 22, 2023markettiming2
10
May2023
“人生致富靠周期”这句话我是借用改编自在中国大陆知名的经济学家“周期天王”周金涛的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其“康波”指的是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提出的一个约50-60年为一循环的经济周期现象。而60年,就刚好是中国人讲的一个甲子的循环,可以说涵盖了整个人生。按照其原话:“我们每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要以为是你多有本事,财富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给你的机会。”
我们眼见在最近的几个年代里,只要能够把握住中国经济腾飞周期的,没有巨富都有小富。香港现在最顶级的富豪有很多就是因为在早期把握住了工业的迅速发展,又在转角位果断转投地产享受了黄金时代。说明只要在周期来临之时把握机会顺应时势,乘风扬帆固然赢得轻松。从应用周期的角度来解读,确实是没错。
可是大道理讲起来是头头是道,实战应用康波长周期却有着近乎玄学的朦胧感。就如“风水佬呃你十年八年”所讲的那种难以考证的说辞。
细察康波理论,发明者在1925年发表论文,根据对1771年后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行切割而得出结论,先不论两百多年前的数据有多完整和真确。又何以认为两百年前的欧洲大陆社会状况,能够比拟现代社会,出现有同样的波动节奏?作为研究经济史确是多了个周期的视角,但是贸然要根据该理论对现代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就恐怕难给出很有说服力的结论或者人云亦云罢了。专业的做法是,要将近期的数据进行核证看看是否支持该周期,可惜的是中国和香港经济起步较欧洲晚没有那麽多个六十年周期可供考证。因此应用起来要特别小心被误导。
因此我将这句话改成“人生致富靠周期”,讲的是运用现代数据分析量化系统去帮我们捕捉大大小小的可供操作的周期。我们要的不是那种一生人只有一两次的机会的那种宿命论,而是落到实际中如何在概率“确定性”和赔率“盈利率”两者结合进行规划以增进财富。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互联网投资平台让我们可以容易涉足任何地区任何产品,实在不必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中国或香港或者只有股票的周期,在实现财富自由前先要拥有开放性思维开阔眼界。
那麽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是否存在可靠的长周期呢?笔者通过将恒生指数有史以来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重要的主导周期为41个月周期,该周期刚好和基钦周期相吻合。该周期是由约瑟夫·基钦(Joseph ... 阅读更多
May 10, 2023markettiming2
09
May2023
有细心留意最近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那就是两极发展越演越烈的现象
导致现在有人在说市场究竟看好还是看淡时
我都会非常友善的提醒,阁下是看恒生指数,还是恒生科技指数
看纳斯达克指数还是罗素2000?
看上证综指还是深圳综指?
同一个市场,主要的指数可以同时在创新高和创新低,也可以说是非常神奇了
背后的宏观背景也是充满矛盾,美国经济向好利好股市,紧缩货币政策调控利淡股市,同时又有银行危机利好股市(是的,目前是利好)
除了宏观因素,我认为主要还是流动性不足,市场基本面也乏善可陈,之前超发的货币都有寻求保值的需要
加上现在量化策略盛行,其Long ... 阅读更多
May 9, 2023markettim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