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谈到量化选股的原理和方法,最后用半自动驾驶来形容
后来细想一下,用半自动似乎有点太过了
股票交易非常需要技巧,不能盲目跟随系统
其中对股票本身基本面要有基本的判断和认识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风险持仓控制
短线操作如果集中持仓的时候,账面波动比较快速
如果运气好,这种操作风格比较容易取得爆发性增长
大起大落对于心态的把控比较不容易的
除非是持仓比较小,或者心理上认定这个持仓比较小,即使银码很大
有见识过“土豪”级短炒高手,真的视钱财为一个数字而已
无论哪种交易风格,实际落场交易一定还是颇为讲求技巧和小心
跟从技术分析的方式去交易,是经常根据市况的变化而进行对应的“微调“
就好比最近的港股市场,指数突破29200看似要有所作为,结果被证伪
回到28600又因美股实在强劲难以往下突破
指数不上不落,周期分析却是看淡
市场宽度一向不强,仍没有任何迹象出现主升浪
亦是继续依靠策略选股来取得回报,配合高低位沽期权应对
最近两日明显见到领袖股如3600现代牙科,1368特步国际回头,警惕回调风险,又要减仓应对
这也是充分反映出市况处于一个并不稳定的状况
这段时间可能回报并不显著,事倍功半,反而更加值得我们小心耐心应对
markettiming2
01
Jun2021
随着科技进步,数据分析普及,电脑的机械性分析已经越来越重要
重要的原因就是好用,能赚到钱
我所追求的和大多数投资者追求的一样,就是稳定盈利,取得超越指数的回报
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
例如过往几期的宏观经济分析,从实战中很容易发现,这些分析在大方向趋势上是好的,逻辑也都严谨
但又很难说清楚,对市场有多大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是市场对这些因素有多重视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经济学家对当下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逻辑严谨地一番推敲,自己也认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很快市场好像对这个问题失去了兴趣
就好像通胀和加息问题,上上个月还在每天盯着美国国债的时候,突然一下这种相关性就好像消失了一样
按照量化的术语来说,就是因子会改变,相关性也在不断改变,那麽这就不是一个稳定的有用的分析方法
最终,回到数据分析,就是从变化中寻找不变
学术界早就发现了动力,价值,成长这些因素非常显著地给股价贡献alpha
简单地说,经过统计,这些因素能令个股跑赢大市
我将这些因素用数据分析,每周选出一篮子股票共30支
并按照得分高低排序每周发放给会员,以供参考
实战中,我主要根据这些选股结果来挑选个股买入
由于选股对象是港股通中的股票,以此我希望简单地形式筛选出较有流动性的股票,避免那些缺少成交的细价股
所以少数情况下会选择没有在量化选股结果中的股票
从过往历史表现中,如果平均分配买入的话,该策略长期回报大幅跑赢指数
现在,周期分析,无论金融占星自然周期还是市场周期,都已经一大部分借助电脑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然后再用人手划分周期
人脑却不会被电脑取代,人脑的最大优势在于形态识别,归纳总结都又快又准
我只是半自动操作,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在实战中通过对市场形态的判断来进行操作
半自动形式人脑电脑互补,我发现成功率是最好,表现亦是最稳定
June 1, 2021markettiming2
31
May2021
上期文章标题《趁短线反弹放生蟹货》,内容写到:“美国科技股包括中概股和港股科技股颇有到达大位而酝酿出现短线反弹的可能。”“这种短线反弹并不需要任何利好消息,技术性反弹更多是平淡仓而出现的买盘,这种买盘短暂快速但缺乏持久性。遇到蟹货反弹,就真的要好好考虑是否要继续持有了。”
自上午刊出之后,科技股果然出现反弹,美股方舟ARKK基金由103元反弹到周五最高115元涨幅近12%,恒生科技指数由7681点反弹至最高8188点涨幅近7%。中国A股表现不俗,上海及深圳指数涨幅在3-5%之间。上证指数再度挑战3600点这一关键阻力位,颇有向上突破之势。
股市虽然反弹了,港股近年备受追捧的重磅科技股,俗称ATM的阿里巴巴,腾讯,美团,都只是横行而已,同时比特币,以太币也是反弹之后横行震荡。观察三家科技股业绩公布,阿里巴巴运营表现不俗,核心电子商务收入增长42%,云计算收入增长达到五成,云计算的现金流大幅改善,未来依然是推动业绩增长的发射器。市场却对于受长期投资增加影响利润率影响,股价下跌。腾讯公布业绩符合预期,亦同样出现长期领域投入而导致短期利润率受压。美团的业绩最具争议,外卖用户爆发式增长,并以“美团优选”切入社区团购,该项业务可谓决定未来成败的一项重要长期投资,目前不可避免要烧钱争取市场份额。从上述三者可见市场先生一如既往十分短视,对长期投入不感兴趣。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腾讯增设了一个名为“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整合企业责任及公益活动。首期投入的500亿元将来自投资收益。看似500亿无关痛痒,连同早前中国政府反垄断的一系列操作,应当足以让市场意识到,科技巨企将无可避免地面对监管部门的压力,该压力可视一种隐性成本或者税务,同时利润率选择性下降是否也是受到压力之后的一种反应,投资者不得而知,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却选择用脚投票,表达对制度的不信任从而降低对这些企业的估值。总括而言,我认为该三大科技巨企依然是管理出色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估值虽然便宜,只是短期市场看法偏负面,资本市场始终需要故事,等到好转再跟进未迟。
中国股市和人民币上涨一轮过后,又再度出现基金热销的消息,背后原因与今年我不断强调的资金流有关。对于美股来说最大推手联储局固然具有决定性作用,即便对于全球市场也不例外。最近外资流入A股创下新高纪录,这应当是与美联局注资导致流动性泛滥溢出到A股的现象。从基本面来讲依然不支持中国A股和人民币持续上涨。人民币兑美元甚至很有可能出现周期高点未来转势展开贬值。
在市场并不明朗的这段时间里面,再次建议各位多多关注香港本地股。一众老牌本港蓝筹股持续出现在我的量化选股列表之中。上周就有汇丰控股,恒基地产,九龙仓集团,长实集团,恒生银行等突破创下今年新高,从新欢ATM,重新拥抱这些昔日的老牌蓝筹,正当其时。
May 31, 2021markettiming2
25
May2021
从之前的文章分析,可以见到
无论从技术层面,周期层面或者宏观基本面方面来说,我并不看好未来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是我们看到的“不变因素”,而影响市场平衡的反而是某些“变化因素“
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之下,这些“变数”有时候起著非常关键的因素
该“变量“就是我前面一直强调的联储局QE的因素
数据证明,联储局并不只是通过“口术“来影响市场,而是实实在在的买卖资产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没错,这就是赤裸裸的市场操控。美国向来就通过参与市场,修改规则来干预市场。这一点中国是有样学样而已。
最近,我们可以见到,联储局购买资产的力度又加大了
这就是为何美国股市港股,甚至连今日A股市场都出现大涨。一看北向流入即外资购买A股金额,今日达到了凶猛的247亿人民币。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该金额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超越了今年最高纪录是1月8日233亿
外资突然狂买A股,并不是因为任何财经新闻看到的消息。消息都是滞后的借口,钱多了才是背后最真实的理由
从技术上来说,恒指目前来到29000-29200成交密集区,如果说这里继续往上突破,那麽将会形成一个bullish ... 阅读更多
May 25, 2021markettiming2
19
May2021
2021年4月21日分析比特币,“冲高突破之后马上反转,这是反转信号喔”。“支持线上尝试反弹。反弹过后再跌破那就可能见大顶回落到35000也不出奇。我不是想吓大家,但有potential ... 阅读更多
May 19, 2021markettiming2
12
May2021
上篇文章讲到:“隐藏的利淡才是更值得忧心的……除了金融股之外,科技股也要格外小心”
对于大市的看法也就不用多讲了,模拟组合都几乎清仓,言行要一致
过去一周市场指数颇有支持不住而出现大跌,技术形态开始破位向下
除了技术走势外,宏观局势并没有很大改变
市场前面担心的利率在美国公布出奇好的就业数据之后反而不升反跌
最近国债利率企稳,美元甚至重回前低点
美国联储局继续买资产,美股继续享受着流动性充足的蜜月期。这应该对新兴市场有利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甚至印度股市都表现强劲
唯独,中国股市除外
新兴国家多数为商品出口国,受惠于美元下跌更受惠于商品牛市。
印度疫情犀利,却更令人想起去年美股的疫情牛市
中国则早已成长成为了制造出口国,原材料上涨直接损害企业利润,作为原材料入口国就当然利润表受损
加上,正如上文所述,去杠杆和流动性收紧下,爆发大量坏账,中国政府却坚持不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救市,又损害了其资产负债表
这才是中国股市难有起色的根本原因
那麽科技股又如何呢?在强监管的行政主导思路下,虽则罚款并不多,但市场很快意识到这是目前科技公司尤其象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所面对的“隐性成本”,这种成本犹如加税,衰在这种隐性税存在不确定性,这是市场最讨厌的,只能调低估值来反映不确定性
那麽消费股又如何呢?内地政府上年年底就摆出姿态严打趁火打劫胡乱加价,具有加价能力的消费股都不敢冒这个险,唯有默默承受成本上涨之苦
在这种情形之下,还有哪些行业值得留意呢
一种是较为接近上游的例如原材料,受惠价格上涨,或者一些中间商能够转嫁成本例如纸业,一种是地主优势,可以寻租,例如重资产的出租股,航运股就是这一类。消费品就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加价空间,例如目前啤酒股,被认为过去价格偏低没有上涨,因此有加价空间
说到底,通胀时期来临,谁能加价谁就是王者
May 12, 2021markettiming2
03
May2021
上篇文章从资金流分析的三个方面分析了美股的情况,结论认为美股虽然有估值过高及超买等隐忧,但最大推动力美国联储局一日未停手,股市就依然跌不下来。相反,中国A股缺乏利好,港股科技股亦明显较弱,后市上涨空间并不大,预期中港股市在缺乏资金推动之下,弱势震荡为主。
敝栏3月22日文章标题《调整期快过 ... 阅读更多
May 3, 2021markettiming2
27
Apr2021
时不时都会有人问我,美股是不是要见顶了了要不要沽货离场
看淡的理据当然不少,例如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泡沫区域
又例如散户高度参与,疫情底下散户兵团疯狂入市,绝对引起很多老股民一些泡沫爆破的记忆
亦有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动力指标背驰,超买等等
对于这些理据,我认为都有一定道理,可是为什么美股依然坚挺地在创新高呢
这就是timing时机的问题了。回顾刚才所有的看淡理据,会发现,在过往历史中都有过准确“估顶”的时候。但问题就在于,往往需要事后才能够确认
因此一位长期持有看淡观点的例如末日博士,可以在非常长的时间里不断地说狼来了狼来了,狼最终还是会来,可那已经错过了一大段牛市
甚至乎,熊市的下跌也跌不回去第一次唱淡的位置
这是一个simple ... 阅读更多
April 27, 2021markettim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