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周期的精确度】散户三大心魔与恒指114日周期的关键转机 2025年11月27日
随着2025年即将步入尾声,金融市场又到了总结的时刻。在这个年终节点,我们除了计算账面上的盈亏,更应该深层次地回顾这一年的交易心法。市场往往是人性的放大镜,很多时候投资者并非输在技术分析不足,而是输在心态管理。在展望2026年之前,我们先来探讨散户最容易犯下的三大通病,并结合恒生指数最新的「114日主导周期」分析,看看周期是如何协助我们在风浪中精准导航。
散户在市场中面临的第一个大敌是「过度交易」(Overtrading),这往往是情绪化交易的直接恶果。许多投资者无法忍受市场的平静,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急于寻找理由解释,股价上升时因贪婪而盲目追高,股价大跌时又因恐慌而急于卖出。这种被多巴胺驱动、渴望「参与感」的做法,往往导致进出频繁却获利微薄,最终只赚了热闹,赔了本金。正确的应对之道应该是「未雨绸缪」(Think Ahead)。真正的交易员不应在盘中才做决定,而是在开市前就已经设想好各种场景:如果股价升破关键位该如何应对?如果跌破支撑位又该如何止蚀?同时配合严谨的仓位管理,不孤注一掷,这样即便市场风云变幻,也能保持心态平稳。
第二个常见的心理陷阱是「错失恐惧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这是一种怕错过交易机会的焦虑,导致投资者在没有明确信号的情况下追涨杀跌,往往买在山顶、卖在谷底。要克服这一点,我们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并坚定地相信它。市场永远充满了机会,错过了一班车,还有下一班。如果你觉得等待的过程太过煎熬,不妨尝试分散投资市场,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市场。当你的视野扩展到不同资产类别时,就不会执著于一时的涨跌。这正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所言:「赚大钱的诀窍不在于频繁买卖,而在于等待。」(The big money is not in the buying and the selling, but in the waiting.)这份「坐得住」的耐性,往往比频繁的操作更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三点则是缺乏「逆向思维」(Contrarian Trade)。当市场充斥着利好消息,连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某只股票时,投资者应该保持高度警觉:这条消息是否已经被市场消化?现在入场是否已经太迟?这往往是行情见顶的信号。相反,当市场一片惊恐、人人看淡时,大众往往忽略了这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具备逆向思维的投资者,能够在恐慌中冷静地发现未来的转机,这正是人弃我取的最佳时机。
掌握了心法,我们还需要精准的地图来指引方向。回顾今年,我们年初发布的星象模型成功预测了六月中旬的高位与十一月初的转折,验证了时间法则的效力。而来到当下,周期分析又如何帮助我们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呢?
请参考我们最新的图表分析,恒生指数(HSI)恰恰存在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114日主导周期」。从图表中清晰可见,这个周期规律自2024年4月开始便精准地捕捉了市场的脉搏,它不仅成功预测了今年4月的低位,更在8月时准确捕捉了另一个周期性的底部。这并非巧合,而是市场内在节奏的体现。
根据这个114日周期的推演,目前市场正处于另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图表显示,最新的周期低点即将在11月底至12月初完成筑底。这意味着,虽然近期市场气氛可能仍有反复,但从周期角度来看,这正是黎明前的时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港股有望从12月开始逐渐转好,这波修复行情预计将持续延伸,直到明年农历新年的1月底至2月初。这正好给予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时间窗口,去实践上述的「逆向思维」与「耐心等待」。当你知道周期底部就在脚下,就能克服恐惧,从容部署,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红盘行情。





评论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