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分析港股時講到通過量化數據回測,指出恒生指數月綫級別而言,這次跌浪的超賣程度在歷史上只出現過13次。有危便有機,這次是難得的長綫投資者買入機會。筆者亦身體力行,將上年一直空倉的長綫組合轉換為指數基金。
而前一期2月22日文章則提出2688新奧燃氣等3月25日開始進入上漲周期,支持位算其支持位在105.7元,再往下支持位在88.4-93.4元之間,結果3月15日最低下跌到91元,正正在支持位之中,其後3月25日前開始上漲至最高125元,交易計劃得以完美實現。
回顧整個3月份,月初時見港股周綫周期雖然已經轉上,但市場破底下行,明顯告訴我們周期低點推遲來臨,而根據周期分析定律,臨近周期末端,容易急跌!
所以在整個3月,筆者都能夠一直保持謹慎,無論有多麽誘人都沒有過早買入,一直呼籲等待等待。至3月16日期指升穿19068發出買入信號,繼而升穿牛熊分界19400宣告反轉成功,才大膽入市。
2月底時筆者就在個人主頁撰文貼出預期本年周期低點之一就是3月底,然而要利用周期分析成功撈底,其關鍵除了靜態分析,還需要配合趨勢的判斷。包括給出可信的關鍵價格水平,出入位等。去到實戰層面,我們交易的是價格而不是時間,如果只論時間周期而不談論價格和出入市策略就都是空談,並非一套可執行的交易計劃。
正如上篇文章所討論的周期分析的實戰意義那樣,周期本身有著非常強的預測前瞻性,但也正因爲如此,就很容易令人太早做“左側”交易,也就是在市場還未轉折前就落場。
3月下半月時,筆者就有相當多訂閲用戶見到股市大跌按捺不住,自從21年年初筆者一直看淡建議空倉,等了一年終於等到大跌,心思思想買回港股是人之常情。當時給的答復是,只要有充足現金分段慢慢入場,沒有杠桿是可以的。利用合理的資金分配用時間或者價格逢低買入,的確能夠攤平投資組合成本價,但前提是心理和資金能夠承受得住壓力。
這種買入策略只適用於具有周期性和長期上漲潛力的股市指數或者股票,而不適用於投機性欠缺基本面並處於不斷下跌的產品,這是在特定的時期可以使用的一個入市策略,切勿隨便在任何產品身上嘗試。
相反,當使用周期分析預期某個產品會見頂下跌時,就不建議使用分段或者左側交易法,而是等待右側交易機會,也就是見頂過後的破位下跌才出手。最近黃金石油就是一個例子。亦要善用期權合約以控制風險放大利潤。
那麽,既然長綫組合已經入市是否説明港股將會一帆風順呢?筆者並不這麽認爲。相反,由於是次低點最低18236已經低過2020年最低21139,亦低過了2016年低位19111點。而最近的浪頂2021年31183,又低過前高點2018年的33484點。從形態來看,亦跌破了長期上升軌,繼而自2018年開始構建了一個一浪低於一浪的下跌通道。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警號,告訴我們港股長期走勢可能有變,再不能用過去的回報來衡量未來了。那麽過去好用的指標尺度已經不再適合未來了。
究其原因,除了恒生指數公司在調整指數成分股方面時機把握不佳之外,未來的大趨勢多數仍是中資股主導,中概的比重越來越重對指數的影響力亦越來越大。從長遠而言,中國是走開放市場經濟道路,還是繼續出台嚴監管政策影響市場經濟的活力,將在長遠影響科技公司的創造力,利潤率和估值水準。假如讓有形之手繼續這樣干預市場,那麽下個升浪科技股的估值水平相信恐怕難以跨越上年高峰了,如果那樣子的話,中概股佔大比重的恆指就恐怕會長期走熊。
這是告訴我們,要在港股生存再不能夠“坐視不理”但求“躺贏”,而是需要好像A股投資者那樣,經歷大起大落。周期分析就正正是震蕩市沽頂撈底的最好工具,對港股的參考價值將十分之重要了,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
那麽基於這一長期趨勢的判斷,未來港股的中期升浪預期為ABC三浪結構的反彈浪結構,按照波浪理論,以目前3月的底部來計,未來要經歷AB一個A浪反彈和一個B浪回調,這是一個漫長的橫行築底的過程,然後配合宏觀環境轉變才展開最高升幅和情緒最高漲的C浪上漲,那也將是見頂前的最後一個升浪。因此,除非宏觀環境出現重大改變,否則不能夠對港股初期的反彈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因應這種情況,筆者的策略是針對那些公佈業績優秀,派息豐厚,估值不高的個股賣出認沽期權已達到被動收息或者低位接貨的這種較爲保守的看好策略。
這裏舉939建設銀行爲例,月綫圖長期走勢依然一浪高於一浪,2018年見7.95高位之後回調亦能夠在2015年高位5.5找到支持橫行。剛公佈的2021年年報繼續保持平穩,凈利潤增長11%,股息同步增長,目前股率高達6.7%。從周期分析來看,3月中以來處於上升周期至4月中。支持位位於5.6,5.45,阻力位6.1-6.15。是非常適合筆者收息策略的個股。
21
Mar2022
筆者一直相信,在市場上成爲常勝將軍,關鍵是尋找出適合自己性格又可行的方法,並且練就贏家思維。
周期分析並不是神秘學,而是人類一早已經掌握的科學工具。曆法就是第一套周期分析。古代人類發明了曆法,從而幫助自己制定農種計劃,由於具有了周期分析的智慧,最終從游牧時代脫離到農耕時代,從而獲取穩定的糧食,促進人口增長和人類社會發展。
周期分析就是“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這樣簡單的智慧和目標。很多人也可能存在誤解,首先周期分析並不是“萬能指標“,甚至不是“買賣指標”,並不能夠單獨使用當作買賣信號。周期分析爲了更加純粹地提供時間方面的指示,在分析過程中過濾掉了價格信息,並不能提供價格信息。因此在應用周期分析時,去到實際交易一定要配合價格分析或者形態分析等其他工具。
其次,周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周期數本身亦具有自然的振動,周期數本身會小幅變動是非常正常的。周期本身亦有周期,有時候會主導市場,有時候會變得silent(沉寂)。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固定周期用到底。要捕捉到市場的各個轉角很多時候考驗的是分析者自身的經驗和功力,並且需要不時更新,與時並進,以反映和捕捉市場最新的脈搏。
最後卻是同樣重要的是,市場走勢是由不同的周期互相影響組成,短期的趨勢和更長期的趨勢由不同的周期所主導。即使我們找到目前最爲主導最重要的周期,也不能忽視其他周期的影響,當更高級別的周期處於主導時市場就處於趨勢市,其他較小周期往往無法發揮作用。新手在應用周期分析往往過於關注捕捉轉角位的準確度,而過度參與逆勢交易。這是要警惕的地方。
那麽如何利用周期分析帶來的信息呢?上篇文章舉出了具體實例,例如分析今年2月走勢時講到:“準備本月交易計劃中,就研究發現上半月星象利好居多,到了下半月尤其近月底,可謂陰雲密佈要做好防風措施提早部署!再結合市場走勢分析,得以順利在2月10日25000點獲利了結。金融占星,周期分析就好比天氣預報,早一點預知市場天氣,方能趨吉避兇,才不會被新聞牽著鼻走。”
其後提出” ... 閱讀更多
March 21, 2022markettiming2
28
Feb2022
近來俄羅斯烏克蘭局勢讓市場綳緊了神經,全球股市震蕩,避險情緒高漲,反應避險情緒的黃金,恐慌指數都不斷攀升。
看起來這一切好像發生的十分突然,其實調兵遣將,大國博弈怎麽會是一兩日內的結果,一定是經過長期的部署和推進。
美股市場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見頂下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戰爭新聞容易上頭條更加吸引眼球,造成短期波動,其實市場早已轉弱反映有關風險,美股中期走勢走弱有更多宏觀因素。本篇先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預測地緣政治給市場短期走勢造成的影響。
以史爲鑒,戰爭到底對市場能有多大衝擊呢。因爲美股歷史較長容易找出更多案例,我就將美股戰爭時期的表現進行了一次數據統計,得出結論是,在戰爭前期,隨著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會令到股市承壓,而受惠的資產會隨之上漲,例如黃金,本次受惠的石油天然氣。而當戰爭實際爆發之後,美股的表現卻是節節高升,數據顯示戰爭期間美股回報更多數達到雙位數字,遠遠超過其他資產如現金,債券等。
究其原因,相信在過往戰爭時期,大量爆發的需求拉動了美國國內的生產和出口,幫助消化和去除多餘的產能和庫存,利好企業盈利和整體經濟,刺激股價上漲。
對比現在,最重要的潛在利好應當是,由於市場波動最終可能引發聯儲局推遲或者減緩加息和減買債計劃。這才是股票投資者最應關心的頭等大事。
如此拆解下來,又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福禍相依”。開戰反倒應該大力買股票。
那麽又會否開戰呢?涉及預測方面,筆者會專用“金融占星學”,往往具有奇效。在準備本月交易計劃中,就研究發現上半月星象利好居多,到了下半月尤其近月底,可謂陰雲密佈要做好防風措施提早部署!再結合市場走勢分析,得以順利在2月10日25000點獲利了結。金融占星,周期分析就好比天氣預報,早一點預知市場天氣,方能趨吉避兇,才不會被新聞牽著鼻走。
金融占星的原理是通過透過分析那些未來即將出現的星象,解構其和股市之間的相關性中從而發現規律,通過規律的總結輔助我們來預測市場走勢。筆者更加會利用電腦程式進行數據分析,增加客觀性和實戰性,尋找那些最爲顯著相關的星象,尋找那些最爲一致方向的時間,以求“時勢助我”。
由於2月23日24日這段時間火星顯得異常活躍,火星在占星中屬於象徵戰爭,又主迷惑變動,中國古代就稱之爲熒惑,火星聯合海王星,讓事情變得更加反復無常,破朔迷離。實際情形是,俄羅斯軍隊一時進一時退,一時戰一時和,連美國總統拜登也講不中入侵時間,摸不着頭腦。可是細心分析星象,可以發現,海王金星聯合,更大程度上預示聲張聲勢,又有和解的契機,如此看來並無真正開戰的意圖。
因此筆者認爲衝突短暫過去還是會談和解,並不會真的打起來。等到3月3日,4日火星金星再度攜手冥王,自此之後各方應當尋找到了出路,一切塵埃落定。
那麽對市場有什麽影響呢?我將這些這些星象用美國標普指數進行數據分析,計算其對歷史市場走勢所造成的影響,結果顯示在這些星象發生之前市場的確呈現較大壓力,發生之後卻企穩回升。以火星六合海王爲例,用1790年以來美股數據共發生308次,平均在星象前七日見頂下跌至前一日見底回升。如果我僅用近年的數據來統計,則要到星象日後第六天才開始見底回升,對應的時間都是聚焦在3月初,由此我推論美股3月初開始可以留意反彈機會。
再測試3月3日的火冥合,以港股過去五十多年歷史中總共出現了19次,市場平均在14日前見頂一路下跌,以本次爲例就是2月中。到了星象真正發生之時會出現兩日快速反彈,其後表現平平。美股亦發現同樣的形態,相對而言星象過後反彈較爲持久。
從以上數據分析推論,港股在2月中開始見頂下跌至月底3月初開始企穩反彈。較爲一致的是前面的下跌,之後的反彈相對在統計上沒有那麽大的優勢。
從市場周期分析來看,同樣自3月初有望找到周期低點企穩,但3月中或春分21日之後一段上升周期較爲讓人期待。
個股方面,由於目前市場處於下行階段,強勢股當炒股例如煤炭,銀行,部分內房股等板塊已經炒高,強勢股策略必須嚴守止賺否則近期出現回撤亦相當大,考驗投資者的策略執行力。從中期而言我會開始留意長期走勢健康,短期調整充分的板塊和個股,包括運動品2020安踏體育,2688新奧燃氣。
其中2688新奧燃氣由最高位下跌近四成,與過往中期調整最大幅度相若,計算其支持位在105.7元,再往下支持位在88.4-93.4元之間,相當於高位下跌一半。從時間周期來看,自3月25日開始有一段上升周期至4月10日,其後5月亦進入上升周期。有耐性持有的投資者應可以開始留意部署了。
February 28, 2022markettim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