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期文章講述了穩定盈利的投資策略,我相信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都是最為實用的入市方式,多數人的合理預期應當是能夠抵抗通脹之餘,能夠有長期穩定並且可以預期的超額回報,以實現“慢慢變富”,讓自己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在老年的時候複式效應資產膨脹,再考慮悠閒的退休生活以及財富傳承。
這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給予我們最有力的財富密碼,不是什麼秘密,就是財富最強大的武器“複利效應”。本欄不是理財頻道,相信大家聽得都多已經很熟悉。一般的保證回報儲蓄產品收益率在3-6%之間,即便不高的收益率放到一般80歲之後財富也是驚人的速度增長,真是活得越久越富有。
以巴菲特為模板,我們來看看他的收益率統計:
指標
巴菲特(伯克希爾)
標普500指數(含股息)
超額收益
1965-2024年(59年)
19.8%
10.2%
+9.6%
1957-1969年(合夥基金)
29.5%
未披露
顯著領先
1994-2024年(伯克希爾)
9.6%
約7%-8%
+1.6%-2.6%
對比保守的儲蓄產品收益率,“普通人”以標普500指數為目標,過去59年收益率每年依然達到10.2%。要知道超過10%的收益率,中國大陸某官員已經以“騙案”來形容,對比中國目前國債十年期收益率僅1.6%,確實已經高得嚇人。如果以美國十年期國債4.16%,標普500指數預期10%收益率,計算過去50年持有黃金年化收益率大概在7%左右,以該三者構建一個投資組合,上文介紹過了達利奧的全天候投資策略,我們得到一個概念就是不同的資產類別組合能夠起到平滑收益率減低資產淨值的波動。
如果說自認投資能力無法超越巴菲特,那麼作為普通人至少要考慮長期定投指數,以及分散投資在不同的資產。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我們取得超額回報呢?分散三個不同資產,主要目的明顯是為了減低股市的波動性,從歷史我們知道股市長遠向好,但是中間出現的波動和回調有時候大得驚人,拿最接近的08年金融海嘯為例,標普500指數最低點由最高下跌了56.7%。撇出極端情形,港股近年幾乎每年都會有一到兩次大的回調。
複式收益率雖然簡單,但入場點不同,收益率會大受影響,為了減低影響多數都會建議用定投形式入市。
其實,對於普通投資者更為有力的工具那就是“週期分析”。下圖為恒生指數平均14.5月週期圖
進階做法,我們可以手動進行劃分,2025年4月剛好對應了15月前即2024年1月週期低點。因此4月最低19260亦為15月週期低點即重要參考點,下個時間可以參考由24年8月低點推算15個月即2025年11月,屆時再論。
實戰中,在會員頻道我們就經常利用港股週期低點進行操作,會員因此甚至會動用MPF,在近年整體指數變動不大,利用週期之間出現的波幅獲取超額收益,是一個可以參考的做法。
類別: 市場周期的精準度
16
Apr2025
上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選股策略,其核心理念的不同之處在於關注中期趨勢,低波動性,追求穩定的盈利曲線。本篇文章我們來繼續探討交易策略的另外兩個核心理念,一個是多資產配置,另一個是資金管理(又稱倉位管理)。這兩項因素是市場長勝冠軍的武功心法,甚少外傳,一來也是因為聽起來並不吸引,二來實行起來並不容易,需要長期耐心和紀律。
這裡筆者先以名人為例,知名投資基金經理達利奧,他總結和提出的全天候投資策略可謂是多資產配置的教科書案例,下面介紹一下:
Ray ... 閱讀更多
April 16, 2025markettiming2
13
Apr2025
MTA成立的初心是爲了幫助投資者理性投資,從實戰中學習,推崇的投資理念是穩定回報。作爲示範的模擬期權組合自2022年以來,經歷了22,23年港股大跌,卻一直獲取了正回報,而95%以上的交易平倉都是獲利,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和回撤都相當低。應該是成功示範了穩健的投資風格以及重視風險管理的投資理念,期望較爲平滑的回報曲綫,應對波動的市況。目前筆者爲了反饋讀者,將模擬期權投資組合放在了公開頁面,以及港股量化選股列表,供大家驗證和研究。
雖然筆者亦經常分享美股指數短期看法,亦有即日買賣策略,但短綫炒賣並非一定是高風險,尤其是即日平倉之炒賣,每日波幅有數得計,風險即相對有限,只不過一直屬於機構和專業投資者領域,散戶缺乏合適的工具和資訊,往往難以競爭。又需要大量的精力時間專注在市場,如非全職基本上很難做到。
即日炒賣的心得筆者日後再講,本期講一講一般業餘散戶投資者最爲適合的投資策略。先講講選股策略:
第一個概念,相對強弱。相對強弱並非指RSI,而是相對於大市的強弱,這一概念由知名基金經理William ... 閱讀更多
April 13, 2025markettiming2
19
Mar2025
上周文章由於時間倉促,美股劇烈波動,讀者們都十分關注,因此少了回顧一項。經過兩周美股的波動後可謂塵埃落定,不如就來回顧一下MTA的美股觀點與操作究竟是怎麽樣的?
在2月20日,納斯達克指數尚在22000樓上時,我用周期分析指出美股回調在即:
更加重要的是,納指在22000已經處於了季度Rangline波動綫的阻力區域,中長綫屬於賣出區域,該指標同時給出了下方支持在19762-19871,這裏就是買入區域。
後續表現如何呢?如果作爲一個中長期投資者,22000高位買入,19800才慢慢買回,並無不妥,中間不看市場歲月靜好,近日已經乖乖到位,市場一片恐慌,正正做到股神巴菲特所教導的”貪婪賣出,恐慌賣出”。
然而在實戰中,市場很少會一步到位從rangehigh直接跳往rangelow,尤其在過往的上漲趨勢,我們首先關注的是中綫。
從上圖可清晰見到,2月24日我已經預警了納指已經跌破了中綫,中綫取自於江恩理論中最重要的二分理論,是強弱分界綫。不同的時間維度決定了該中綫所指示不同時期的市場強弱,是一個非常直觀客觀又強力的指標。因此自從2月24日開始,我們就不看好納指目標放在了指標給出的支持位即19726-19871,該目標已經完美實現。
美股的回調是否在一個月前撰寫的月報有提前預告嗎?我們在3月月報中給出了下圖,季節周期分析圖:
周期分析圖就極爲清晰了,早在2月時該周期就已經預示了美股2月高位築頂,3月進入直綫下跌,並且還預示了之後的見底回升。
以上的例子給出了如何實戰逃頂,在高位賣出,跌破中綫時確認弱勢,並且在下跌目標到達之後開始執行低位買入策略。
我們並不推薦盲目跟隨周期指標,而會根據市場的趨勢,結構,由可靠的指標給出客觀直觀的數值讓我們可以精確的執行,真正做到fearless無畏交易,無畏投資。
March 19, 2025markettiming2
05
Mar2025
美股,比特幣大幅震蕩,牽動投資者的心情亦如過山車。本期文章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美股,從周期分析,市場結構的角度來探討一下市場以及可能存在的投資機會。
首先從市場情緒來看,美股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較爲悲觀的時期,下方一個大衆關注的情緒指標由CNN指定的Fear ... 閱讀更多
March 5, 2025markettiming2
20
Feb2025
港股新一年表現出色,截稿之時查看恒生指數年初至今上漲了2884點,幅度14.38%。而這個表現還是在季度走勢疲弱的傳統淡季2月造出可謂是驚喜。但這又基本在預期之中,這篇文章我們就來闡述一下MTA是如何捕捉是次港股轉勢,從中賺到了還要認真總結學到了什麽。
首先,從大方向來説,本欄目應當是自去年年初以來,一路堅持看好港股的專欄作者。也應該是甚少用年綫圖來分析港股的作者。可以參考過往文章:2023年11月20日文章《港股儲貨待寒冬過去春天已不遠》,2024年1月4日進一步提出《港股轉牛的兩個必要條件》,2024年1月20日《港股長期視角堅持防守策略》,“已經處於40月周期的底部時間區域。但同時也要強調,越是接近黎明也越是黑暗的時刻。2024年2月2日《美股港股第一季度交易計劃》,“總括而言,港股我會利用第一季度留意機會長期倉位建倉(自2020年空倉至今)”。
2024年港股的反彈並非平坦大道,而是充滿了波折。然而直到年底,筆者看法是:2024年11月7日文章《神奇七周期 ... 閱讀更多
February 20, 2025markettiming2
05
Feb2025
正式踏入2025年蛇年,首先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步步高升。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之後是時候計劃一下今年全年的目標,這個目標應當是好過上年,又要能夠實現的。代表MTA,我當然會繼續給出各種高質報告和即時交易預警,除了港股美股之外,也要做好比特幣的跟蹤和分析,上年看比特幣緊貼周期分析,而且又是能夠7X24,交易工具選擇繁多,流動性非常好的市場。模擬期權組合2024年收益率9.39%,雖然這是一個只買入港股不做空又不帶杠桿的組合,其目標卻是穩定收益,適當參與港股,因此在港股大跌的年份2022,2023年均取得正收益。港股2025年依然處於大幅波動橫行市,今年我會更加多參與個股的期權,減少指數的持倉留有空間給其他倉位,並且某些時刻選擇持股增加風險承受(過去short ... 閱讀更多
February 5, 2025markettiming2
17
Jan2025
上文《長周期美股逃頂》,我們提前一年提出一個美股可能出現高點的時間,這個時間就在未來不遠的2026年。讀者此時會否有疑問,既然如此,是否需要擔心美股下調的風險呢?
如果你作爲手握巨資,並且以長周期為投資周期的投資者或者機構,的確應當準備或者已經開始實施退出計劃”Exit ... 閱讀更多
January 17, 2025markettiming2
30
Dec2024
講到長周期,不得不提2023年5月10日刊登的文章《量化恒生指數長周期》,該文章簡介了學術界比較知名的經濟周期,商業周期。順便破除對於“人生發財靠康波”的迷思,並且提出我的改編:“人生致富靠周期”。周期的確無處不在,長至以年計以十年計,短至我平時交易的分時圖。
長周期例如康波周期,長達60年,無論如何吹噓到玄之又玄,問題明顯在於,根本難以驗證,人類壽命都無法經歷兩個完整的康波周期,更不要說,用十到二十個周期來尋找規律,動輒千年的數據,基本上是天方夜譚,講得通也不過是自圓其説。
短周期如金融市場分時圖發現的周期,每日只要開市就可以驗證,往往找到周期轉折點,市場即見反轉,更容易讓人產生信心,纍積經驗。
然而,長周期如何”人生致富“,2023年提出的恒生指數的41月周期就是實例。從2023年5月文章已經可見,該41月周期預測了2023年年底見低點,然後反轉向上衝高到2024年下半年,結果該預測順利實現,該周期在2024年10月18日文章《時間價格共振見頂 ... 閱讀更多
December 30, 2024markettim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