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講到:“隱藏的利淡才是更值得憂心的……除了金融股之外,科技股也要格外小心”
對於大市的看法也就不用多講了,模擬組合都幾乎清倉,言行要一致
過去一周市場指數頗有支持不住而出現大跌,技術形態開始破位向下
除了技術走勢外,宏觀局勢並沒有很大改變
市場前面擔心的利率在美國公佈出奇好的就業數據之後反而不升反跌
最近國債利率企穩,美元甚至重回前低點
美國聯儲局繼續買資產,美股繼續享受著流動性充足的蜜月期。這應該對新興市場有利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甚至印度股市都表現强勁
唯獨,中國股市除外
新興國家多數為商品出口國,受惠于美元下跌更受惠于商品牛市。
印度疫情犀利,卻更令人想起去年美股的疫情牛市
中國則早已成長成爲了製造出口國,原材料上漲直接損害企業利潤,作爲原材料入口國就當然利潤表受損
加上,正如上文所述,去杠桿和流動性收緊下,爆發大量坏賬,中國政府卻堅持不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救市,又損害了其資產負債表
這才是中國股市難有起色的根本原因
那麽科技股又如何呢?在強監管的行政主導思路下,雖則罰款並不多,但市場很快意識到這是目前科技公司尤其象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所面對的“隱性成本”,這種成本猶如加稅,衰在這種隱性稅存在不確定性,這是市場最討厭的,只能調低估值來反映不確定性
那麽消費股又如何呢?内地政府上年年底就擺出姿態嚴打趁火打劫胡亂加價,具有加價能力的消費股都不敢冒這個險,唯有默默承受成本上漲之苦
在這種情形之下,還有哪些行業值得留意呢
一種是較爲接近上游的例如原材料,受惠價格上漲,或者一些中間商能夠轉嫁成本例如紙業,一種是地主優勢,可以尋租,例如重資產的出租股,航運股就是這一類。消費品就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加價空間,例如目前啤酒股,被認爲過去價格偏低沒有上漲,因此有加價空間
説到底,通脹時期來臨,誰能加價誰就是王者
markettiming2
03
May2021
上篇文章從資金流分析的三個方面分析了美股的情況,結論認爲美股雖然有估值過高及超買等隱憂,但最大推動力美國聯儲局一日未停手,股市就依然跌不下來。相反,中國A股缺乏利好,港股科技股亦明顯較弱,後市上漲空間並不大,預期中港股市在缺乏資金推動之下,弱勢震蕩爲主。
敝欄3月22日文章標題《調整期快過 ... 閱讀更多
May 3, 2021markettiming2
27
Apr2021
時不時都會有人問我,美股是不是要見頂了了要不要沽貨離場
看淡的理據當然不少,例如估值已經處於歷史高位,泡沫區域
又例如散戶高度參與,疫情底下散戶兵團瘋狂入市,絕對引起很多老股民一些泡沫爆破的記憶
亦有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動力指標背馳,超買等等
對於這些理據,我認爲都有一定道理,可是爲什麽美股依然堅挺地在創新高呢
這就是timing時機的問題了。回顧剛才所有的看淡理據,會發現,在過往歷史中都有過準確“估頂”的時候。但問題就在於,往往需要事後才能夠確認
因此一位長期持有看淡觀點的例如末日博士,可以在非常長的時間裏不斷地說狼來了狼來了,狼最終還是會來,可那已經錯過了一大段牛市
甚至乎,熊市的下跌也跌不回去第一次唱淡的位置
這是一個simple ... 閱讀更多
April 27, 2021markettiming2
19
Apr2021
三大要素揭美股潛在憂慮
上期文章認爲大市4月整體處於上漲周期,料繼續有反彈,并且認爲“科技股指數如預期出現了成交量極度縮減的二次探底,後市有望出現超跌反彈。”。從市場實際表現來看,基本上維持橫行反彈的格局,上周五接近本月高位。其中,國指以及科技股指數表現較弱,處於反彈并且接近前低位,成交量繼續萎縮。相較之下,中國A股弱勢震蕩表現較差,市場利淡消息較多,宏觀去杠桿導致企業破產更包括國企和央企,同時央行收水,基金重倉股連續大跌,影響市場氣氛。另一邊廂美股卻表現强勁繼續創新高。市場先前所憂慮的經濟重開會導致通脹可能急升問題卻因爲疫情反撲而有所減退,加上聯儲局官員出口術安撫市場,稱並不急於退市或者加息。總之讓市場非常享受這種既有增長憧憬又沒有息魔干擾的蜜月期。
本期將通過我認爲大市分析中資金流的三大要素來刨析一下市場走勢。作爲一名技術分析者,我所重視的原則和優勢莫過於始終以事實和數據為根據。哪怕講的話再動聽,承諾再美麗,最終還是要以行動為準。撇開繁複的經濟數據不説,只講資金流向。資金流是一項非常有參考價值的信息,像即日炒家甚至崇尚order ... 閱讀更多
April 19, 2021markettiming2
13
Apr2021
敝欄分別在2月初開始發出市場調整警報,并且2月10日撰文《如何看待下行周期》
下降周期始終到來,而市場亦跟隨年度預測的軌跡,年初見頂,其後反復回落
交易員則往往需要慢慢順應市場而作出調整
剛開始的時候還希望尋找强勢股進行短綫突破交易
經歷了不少挫折之後,自自然然轉趨保守
不單選股要挑剔苛刻,好好選出來還要等低位入市,即便入市也是鷄仔注
我很喜歡某本命理書的一句説話,“英雄不相信命運,卻不得不被命運所操控”
任憑交易系統,選股模型有多麽厲害,遇到市況不好,就難有用武之地
下行周期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是早在2月初開始提出,而我們又需要一段長時間去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單就指數而言,由於3月底短期周期轉上,帶動指數匆匆由27505迅速反彈至29152
最近回調亦只不過在28500而已,指數回調並不多
然而多數人卻覺得市場依然再跌,爲什麽呢?
一方面,就如前面研究下行周期的一個規律就是,前期越是熱門的股票,越是散戶愛股,越要特別避開。去年筆者看好科技股,認爲的龍頭三劍俠,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在下行周期就是逐個被抛售而已。
另一方面,過去不受重視的藍籌股如銀行,本地地產股,友邦保險,公用股等表現堅挺頂住指數。
這就讓人有種錯覺就是指數尚好,其實流動性和市場情緒根本無法同日而語。
我建議在調整市中首重防守,要戒急用忍。在下行周期中,指數會隨著短期周期而出現反彈,這都是預期之中。
反彈歸反彈,在形成上升趨勢之前,先不要轉守為攻。股票平貴反倒是其次,趨勢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April 13, 2021markettiming2
07
Apr2021
April 7, 2021markettiming2
23
Mar2021
如果要講利率,各大經濟學家可以和你秉燭長談三日三夜也講不完
還好我不是經濟學家,作爲一個投資者,和多數金融人士一樣
很實際地,把由A到B然後C,就可以了
簡單來説,利率的影響就是影響股票的估值
理論上利率越高,股票的估值越低,反過來利率越低,估值就應當越高
這是一個極爲淺顯的道理
由於實質利率已經負數,市場利率未來也就是走高一條路而已,遲早的事
感覺上好像說利率高股市就跌,也不能這樣一概而論
因爲股市漲跌,還和情緒有關,經濟飛速增長,利率就算提高了,投資者還是情緒高漲的
從經驗上總結,我認爲利率提高,主要還是讓投資者更加介意估值了
最近市場的兩極化就十分明顯了,可以觀察到高估值的增長股在下跌,低估值的那些鋼鐵,航運,内銀,包括本地股,銀行,零售股,受疫情衝擊比較大,但是估值和股價確實是在歷史相對低的區間,這些低估值股票最近一直跑贏
多數投資者受傷,基金過去重倉增長股也受創,主要原因還是沒能夠適應市場結構的調整。而增長股才是股市長遠的主題。
這種結構調整下,多數投資者不賺錢,市場氣氛固然很難熱烈
那麽利率提高是否股市就會跌呢?
這又要分爲市場利率,和聯儲局的目標利率,過去出現聯儲局比較明顯的利率提升的時期是16-17年,而當時實際上是股市强勢上漲的時候
市場利率則更多是反應預期,從16-17年前的觀察,可見股市在加息初期總是難以適應,消化了負面因素後才有明顯上漲趨勢
僅僅考慮市場利率也就是預期因素,參考2019年走勢就可以了
2019年整年都在講加息,擔心利率曲綫,直到20年年初爆發疫情
當時的市場走勢如何?稍微做一做功課,不就一目瞭然?下期再談。
March 23, 2021markettiming2
22
Mar2021
今年1月25日專欄文章就提出了4月是今年首個關鍵月份。鑒於當時市場走勢尚算健康,回調提供了很好的短綫買入點,而時間窗本身是預示變盤而已,因此推測4月是否為升浪頂部。然而進入2月之後市場頻頻出現危險信號,馬上意識到頂部很快來臨,連續發文預警,模擬組合及時部署防守策略,幸得以持盈保泰,模擬組合至今保持有超過8%的回報。由此可見,遠期預測必須結合市場的真實情形而調整,一定要聆聽市場聲音。任何頂部底部都有一個醖釀演變過程,絕不會一兩日轉勢。中期預測幫助認清了大方向,短期跟蹤則幫我們把握低風險入場點。
上期文章分析了當前市場調整出現後的應對策略,認爲市場沒有出現流動性緊張,亦沒有系統性風險的苗頭,更多的是結構性調整,之前投機味甚重的科技股出現大幅調整,資金流向傳統行業中的“防禦價值型”股份。投資者要懂得趨吉避兇。
過去兩周的情形可見依然繼續符合預期中發展,高貝塔的科技類股份大起大落,而高息類的價值股則表現穩健例如銀行,地產,保險,公用,資源類等。美股更加明顯,道指標普創新高,納指尚處於調整。港股和中國A股相對弱勢,整體處於調整當中,分別只是在於强勢還是弱勢調整而已。
從市場寬度指標就可以印證這一點,3月8日各項寬度指標進入負區,反映市場可謂慘淡,其後指標有所企穩反彈但度大不如前,可見市場機會並不多。
雖則市況不佳人所皆知,我們卻可從一些關鍵指標中觀察到市場的一些細微變化。首先,大市成交量有了大幅度下降,自本月初一日2700億元樓上成交下降到17日僅不到1500億元成交,考慮到目前指數水位,交易活躍度實際上已經回到了去年12月調整的位置。
分析散戶最爲關注的恒生科技股指數,我則用ETF來代表該指數以分析量價關係,可見自1月19日該指數往上突破成交量急劇放大至2月26日跌穿,高位成交密集,目前纍積大量蟹貨。一輪急跌後直到3月9日出現巨量成交才見底反彈,此處的巨大成交可視爲好友投降離場,有實力的大戶趁機入貨。未來在低位的震蕩成交萎縮才可視爲抛壓減少自然容易反彈。最怕是大成交反彈,大量蟹貨將成爲潛在沽盤攔截反彈,切記不宜追高。相反該指數假如縮成交二次探底,只要不跌穿3月9日大成交底部,應當可以尋找撈底機會。按照科技股指數9100點樓上為頂部區域,作爲反擊目標的話,買入的成本越低才有足夠獲利空間。在完成頂部的蟹貨充分換手之前,再展升浪的機會並不大。
另一個關鍵指標,當屬時間周期。所幸時間周期下行周期即將完結,未來有一段反轉向上。也就是説市場反彈在即,即使再跌亦離底部不遠了。
否極泰來,調整過後已經不用太過悲觀,短期將進入超跌反彈的時間區域。真正要警惕的,反而是反彈出現的短暫樂觀,留待之後再論。本期模擬組合暫不操作。
March 22, 2021markettiming2
16
Mar2021
March 16, 2021markettim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