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 or Reaction 26/Dec/2017
作爲一個經濟學系畢業的職業投資者,對於宏觀經濟的偏愛其實一直是自己的一個追求。我喜愛經濟學,是因爲經濟學追根究底地用各種方法去理解事物運行的規律和原因。而金融市場本身又是這些規律和原因的集合表現。探討這些問題總是讓人覺得很有趣。
因此,我亦經常參加無論是投行,券商,房地產商還是買方組織的各大經濟研討會,看各大首席經濟學家華山論劍,高談闊論國家形勢,大國博弈,都幾是過癮。最近的新聞熱點,又有國內券商經濟學家任澤平被恆大高薪挖去,風頭無量。
一般年底和一年年初都特別多這種活動,大家都喜歡這種辭舊迎新的活動。去得多聽得多,什麼朱格拉週期,明斯基時刻,庫存周期,新週期的,總覺得自己回到大學時代,站在領導人的高度展望未來,先天人之憂而憂。
可是坦白說,一年之後回望,多數會覺得,很多東西,當時講起來是頭頭是道,實際在一年裏面又可以諸多變化。萬一看錯了,首席出來認個錯,嘆一句市場力量始終不抵政府的有形之手啊,就此了之,看對了,跳一跳龍門可能就身價百倍。始終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去年年底時,我亦創新地爲MTA會員製作了一個2017年風水指數,從一些貌似毫不相關的數據去預測一下2017年高低時間點,一年下來確實驚喜的發現。下一篇文會趁2018年開年之際又來回顧總結一下,至少試做一回肯把講過東西拿來驗證的風水佬吧。
實戰而論,預測未來一年高低位不是很有必要。投資投機的理念是一理通百理明的。例如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等着好股票價格跌下來,去出去撿錢,就這麼簡單。那麼通過提早預警一年裏面的大跌坑位的大約時間,在適當時候出來接貨撿錢,是不是亦是同一個道理呢?
正如12月月報,我們本月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市場一如預期般在適當的時間(12月6日)來到我們既定的位置(江恩通道線)就買入,然後等待市場回到通道線上方。就這麼簡單。附圖是月初出版的月報給出圖表以及實際狀況驗證。
我沒有可能計算說多少百分比會怎麼樣,因爲始終歷史不會也沒有可能簡單重複,但這個策略我知道works,然後合理地繼續執行下去,等機會來了是take action,其實背後是訓練有素的reaction而已!
評論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