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論

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關於波浪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則——宇宙的秘密》,他將市場上的價格趨勢型態,歸納出幾個不斷反復出現的型態。艾略特堅信,他的波浪理論是制約人類一切活動的普遍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波浪理論(Wave Principle)

波浪理論是由 Nalph Nelson Eilliott在1938年所提出的。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關於波浪理論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則——宇宙的秘密》,他將市場上的價格趨勢型態,歸納出幾個不斷反復出現的型態,發現不論趨勢的層級大小,均遵循著一種五波上升三波下降的基本節奏.。艾略特堅信,他的波浪理論是制約人類一切活動的普遍自然法則的一部分。 波浪理論的優點是,對即將出現的頂部或底部能提前發出警示信號,而傳統的技術分析方法只有事後才能驗證。艾略特波浪理論對市場運作具備了全方位的透視能力,從而有助於解釋特定的形態為什麼要出現,在何處出現,以及它們為什麼具備如此這般的預測意義等等問題。另外,它也有助於我們判明當前的市場在其總體週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波浪理論的數學基礎,就是在13世紀發現的費氏數列。 五波的上升趨勢可分為三個推動波(impulse wave)以及二個修正波(corrective wave),三個推動波分別為第 1、3及5波,而修正波則為第2及第4波;而三波的下降趨勢波則分為a、b、c三波。 八浪循環中,前5段波浪構成一段明顯的上升浪,其中包括3個向上的衝擊波及兩個下降的調整波。在3個衝擊波之後,是由3個波浪組成的一段下跌的趨勢,是對前一段5浪升勢的總調整。這是艾略特對波浪理論的基本描述。而在這8個波浪中,上升的浪與下跌的浪各占4個,可以理解為艾略特對於股價走勢對稱性的隱喻。 這上升及下降的八波形成一個八個波動的完整週期,而且這樣的週期將不斷的反覆持續,並且這八個波動的完整週期的現象普遍存在於各種時間刻度,而形成各種大小的波浪,每一個波都可包含了更小規模的波動,並且每一個波也都為另一個更大刻度的波所包含。 五浪模式

波浪理論的推動浪,浪形為5(1、2、3、4、5),調整浪的浪型為3(abc),合起來為8。若把波浪細化,大的推動浪又可分為1、3、5浪為推動,2、4為調整。a、c為推動,b為調整。這樣大的推動浪為5+3+5+3+5=21,調整浪為5+3+5=13,合起來為34。若再進行更詳細的浪形劃分,大的推動浪為21+13+21+13+21=89,調整浪為21+13+21=55,合起來為144。所以,波浪理論怎麼細分,都精確在這個數列上: 1、2、3、5、8、13、21、34、55、89、144、233……
這個數列就是斐波那契數列。它滿足如下特性:每兩個相連數字相加等於其後第一個數字;前一個數字大約是後一個數字的0.618倍;前一個數字約是其後第二個數字的0.382倍;後一個數字約是前一個數字的1.618倍;後一個數字約是前面第二個數字的2.618倍;由此計算出常見的黃金分割率為(0.5和1.5外): 0.191、0.236、0.382、0.618、0.809、1.236、1.382、1.618、1.764、1.809。
黃金分割比率對於股票市場運行的時間週期和價格幅度模型具有重要啟示及應用價值。

關於波浪理論幾點重要規則:
◇ 正確的波數計算注意, 4的位置高於1的位置,如此第4波與第1波便不會重迭。
◇ 第三波通常是推動波中最長的一波(即主升段)。即使不是,也絕不會是推動波中最短的一波。
◇ 修正波的最大修正幅度為前一波的次級修正波的位置。例如,第(4)波最大的修正幅度,為第(3)波中的第4波的低點,這是第(4)波的最大修正位置
◇ 交替出現原則–上升波中簡單型與橫向整理交替出現、修正波中平臺整理與三角型態或鋸齒型態交替出現–簡單型與複雜型交替出現

在波浪理論中,最困難的地方是:波浪等級的劃分。如果要在特定的週期中正確地指認某一段波浪的特定屬性,不僅需要形態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對波浪運行的時間作出正確的判斷。
換句話說,波浪理論易學難精,易在形態上的歸納、總結,難在價位及時間週期的判定。

道氏理論告訴人們何謂大海,而波浪理論指導你如何在大海上衝浪。

shadow

評論

未有任何評論。

發表評論